客户案例

致力于研究并开发世界领先的安全泄压解决方案

安全泄压技术领导者,爱游戏登陆官网拥有国内国际领先的专利和技术

客户案例

客户案例

实际差别很大 解读“真假”ABS原理
发布日期:2024-04-16 00:54:50      作者:  爱游戏爱体育

  [汽车之家技术] 前些天,一位朋友在购车时被4S店告知该车配备有机械式ABS系统,随后这位朋友向我询问关于机械ABS系统和常说的ABS系统是不是一回事。我斩钉截铁的告诉他,这完全是两码事!目前,还有一些皮卡和微客在使用感载比例阀控制制动力大小,但无论在其原理和效果上看,它甚至连机械ABS都称不上。今天,我就为大家解读一下这其中的不同之处,希望我们大家一定警惕个别店商的夸大销售手段,谨防上当受骗。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中文译为“防抱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抱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管理系统。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

  ABS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期,早在1928年制动防抱死理论就被提出。在30年代,制动防抱死系统就开始在火车和飞机上获得应用。进入50年代,汽车制动防抱系统开始受到比较广泛的关注。福特(FORD)公司曾于1954年将飞机的制动防抱死系统移植到林肯(LINCOIN)轿车上;KELSEHAYES公司在1957年对名为“AUTOMATIC”的制动防抱死系统来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根据结果得出制动防抱死系统确实可以在制动过程中防止汽车失控,还可以缩短制动距离;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也在这一时期对名为“SKIDCONTROL”的制动防抱死系统来进行了试验研究。但由于此时的防抱死系统均为机械式结构,制动压力调节的适时性和精确性都难于保证,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1964年集成电路的诞生,博世(BOSCH)公司开始ABS的研发计划,最后有了“通过电子装置控制来防止车轮抱死是可行的”结论,这是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名词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世界上第一台ABS原型机于1966年出现,向世人证明“缩短刹车距离”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因为投入的资金过于庞大,ABS初期的应用仅限于铁路车辆或航空器。在60年代后期,一些电子控制的制动防抱死系统开始步入产品化阶段。KELSEHAYES公司在1968年研制生产了名为“SURETRACK”两轮制动防抱死系统,该系统由电子控制装置根据电磁式转速传感器输入的后轮转速信号,对制动过程中后轮的运动状态进行判定,经过控制由真空驱动的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对后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并在1969年被福特公司装备在雷鸟(THUNDERBIRD)和大陆·马克Ⅲ(CONTINENTALMKⅢ)轿车上。

  Teldix GmbH公司从1970年和奔驰车厂合作开发出第一台用于道路车辆的原型机——ABS1, 该系统已具备量产基础,但可靠性不足,而且控制单元内的组件超过1000个,不但成本过高也非常容易出现故障。博世(BOSCH)公司在1978年首先推出了采用数字式电子控制装置的制动防抱死系统--博世ABS2,并且装置在奔驰S级轿车上,由此揭开了现代ABS系统发展的序幕。尽管博世ABS2的电子控制装置仍然是由分离元件组成的控制装置,但由于数字式电子控制装置与模拟式电子控制装置相比,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可靠性都明显提高,因此,博世ABS2的控制效果已经相当理想。

  1980年后,电脑控制的ABS逐渐在欧洲、美国及亚洲的汽车上迅速扩大。但是在诞生的前3年中,ABS系统都苦于成本过于高昂而无法开拓市场。后来,技术上的突破让博世(BOSCH)在1989年推出的ABS 2E系统首次将原先分离于发动机舱(液压驱动组件)与中控台(电子控制组件)内,必须依赖复杂线路连接的设计更改为“两组件整合为一”的设计!ABS 2E系统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舍弃集成电路,改以一个8k字节运算速度的微处理器(CPU)负责所有控制工作的ABS系统,再度写下了新的里程碑。该年保时捷车厂正式公开宣布全车系都已安装了ABS。直至今天,博世公司的ABS系统也已经一直更新至第九代。

  根据欧洲车辆制造协会(ACEA)的调查,今天每一辆欧洲大陆境内所生产的新车都搭载了ABS系统,全世界也有超过75%的新车拥有此项装置。除此之外,以ABS作为基础,许多车型还配备了更高级的电子稳定系统(ESP)。


网友评论

版权所有 :爱游戏爱体育登录官网/爱游戏游戏中心